在這個充滿多元化理念和創新精神的世界,我們認為:教育建筑的設計,應將中華傳統文化精髓、新時期教育發展理念、實踐教學經驗與需求相結合,校園設計既要有國際視野的前瞻性,又要具備文化精神的深邃性,營造以學生為中心,以授業為根本,豐富多彩但多而不繁,復而不亂,有利于相互交流、學習和健康的成長空間。
9月3日,中天設計院通過市場公開招投標中標杭州雙橋(云谷)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設計,總建筑面積約49953平方米,中標金額480萬元。中天設計院自去年成立方案設計中心以來,已通過公開市場競標方式獲得4個學校項目,累計合同額破千萬,充分展現了中天建筑設計院教育建筑設計實力。
雙橋(云谷)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設計
項目地點:杭州市西湖區
投資額:2.78億
建筑面積:49953平方米
班級規模:36個
雙橋(云谷)學校鳥瞰圖
入口透視圖
中心庭院透視圖
教學樓內院透視圖
秉承“大膽創新,突破常規,以古為師”的建筑設計理念,建筑形體以“古代書院”為突破口,空間連接提取園林所傳承下來的歷史沿革內容,外立面采用西泠印社中的“印”作為設計主題……多種元素融會貫通,在注入設計內涵的同時加強建筑的文化厚重感,傾力打造具有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學校。
傳統的中小學校,由于缺乏校園規劃理念,空間與學習者互動不足,校園使用者與設計者溝通不暢等因素,使得校園的空間設計和規劃主要注重提供學生上課所需的場地。教室空間設計單調劃一,校園環境也刻板而缺乏個性。上課時教師單向講授知識,學生端坐被動傾聽,這種空泛的校園環境及單向的教學方式,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尊重學習者本性發展、提供學習者多樣學習內容的教育目標。
隨著新的創新型學校理念的興起,教室和工作室正在被重新構想。學校作為學習、協作和解決問題的場所,這些創新建筑的設計激發了中天設計院建筑師和設計師的靈感,目的都是通過知識和思想的交流來增強教育能力。
同時,我們總結了未來學校發展的八大趨勢:
趨勢一:綠色可持續發展
趨勢二:開放式學習空間
趨勢三:創新型融合校園
趨勢四:智慧校園與學校大腦
趨勢五:回歸田園親近自然
趨勢六:小鎮化教育組團
趨勢七:建筑改造與學校更新
趨勢八:未來學校3.0
未來的校園應該是什么樣的?中天設計院認為,“創意”與“融合”將引領未來校園空間。何為創意?何為融合?創意即靈活空間、聚焦STEAM、鼓勵創新、鼓勵合作;融合即融入場地環境、融入社區、室內與景觀設計一體化、文化融合。
學校中標項目介紹
甌海二高遷擴建工程方案及初步設計
項目地點:溫州市甌海區
投資額:7.8億
建筑面積:133409平方米
班級規模:75個
項目以“大膽創新、突破常規”為設計理念,整體采用“水流”的弧線設計,讓建筑動感化。“山、水、廊道、廣場”,各類元素的疊加打造出流動性線性景觀帶,建筑與環境共生共融,展示生態建筑風采。下沉庭院,半圍合的院落空間和濱河綠帶相互呼應,營造無處不在的綠色學習場所。
南昌郵政路小學新建工程設計方案
項目地點:江西省南昌市
投資額:0.88億
建筑面積:29995.4平方米
班級規模:30個
設計秉承“延續文脈,百年傳承”的總體思想,空間布局上汲取中國古代書院建筑“天人合一、禮樂相成”的特點。院落之間通過架空廊道相互溝通聯系,使宏偉莊嚴的軸線對稱與曲折生動的自由布局相結合,體現了傳統書院“禮”的一面,又結合江南經典園林建筑形式,展現傳統書院崇尚自然、寄情山水的一面。
大洋三小建設工程設計項目
項目地點:臺州臨海市
投資額:1.1億
建筑面積:24752平方米
班級規模:48個
設計依托“天然圖畫”的核心哲學,充分打造“探索之家”辦學特色,體現“讓每一個孩子發光”的理念。整體建筑設計以“海港博學園”為設計主線條,運用全球領先的“第三代教室”設計,打造臨海一流學府,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一代。
此前,中天設計院還完成了溫州甌江口新區國際雙語學校、溫州肯恩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、寧津縣九年一貫制學校等多個學校類項目的設計,積累了豐富經驗。
溫州甌江口新區國際雙語學校
溫州肯恩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
寧津縣九年一貫制學校
校園,承載著中華歷史文化的傳承,是學生汲取知識營養和思想光輝的殿堂,中天設計院秉承“知識繪就美好生活”的企業愿景,致力于通過科學、創新、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與技術表達,完美展現校園的人文、知識、藝術、人性、融合的環境要素,設計最利于人學習和想象的空間,成為助推新時期中國教育事業改革和進步的力量之一。